全球微速讯:我国发生堰塞湖超千次 专家在汉研讨风险处置及综合利用
我国发生堰塞湖超千次专家在汉研讨风险处置及综合利用---4月15日,堰塞湖风险处置及综合利用学术论坛在武汉
2023-04-204月15日,堰塞湖风险处置及综合利用学术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的张勇传、王超、胡春宏、钮新强、孔宪京、邓铭江、谢先启、张宗亮、胡亚安、唐洪武等10位院士应邀出席会议。专家、学者围绕堰塞湖风险识别方法与评估理论、应急处置技术与抢险装备、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等,进行学术研讨、建言献策,推动提高我国堰塞湖应急处置水平及综合利用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堰塞湖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阻塞河道后壅高水位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水位升高会对上游造成淹没危险,一旦溃决将危及下游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长江水利委员会防御局局长徐照明介绍,我国是堰塞湖频发的国度,自有堰塞湖记录以来的1000余次堰塞湖,约85%的堰塞湖发生在长江上游地区及西南诸河,其中易贡、唐家山、舟曲、红石岩、白格、加拉等为典型的高危堰塞湖。高危堰塞湖具有突发性强、危害大、次生灾害链长、应急处置窗口期短等特点,应急排险处置难度极大。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江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启贵介绍,为提升堰塞湖应急抢险能力,国家和行业组织力量开展研究,立项实施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并在2009年形成全球首个《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和《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导则》,2021年形成针对堰塞湖应急处置的全球唯一有效规范,技术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作为在汉国企,长江设计集团多次奔赴唐家山、舟曲、白格等大型高危堰塞湖应急抢险一线,杨启贵介绍,2020年7月,恩施沙子坝发生滑坡阻塞清江形成堰塞湖,经过认真研判,最后利用上游水库加大泄量冲开堰塞体,快速化解堰塞湖给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
“经过23年实践,堰塞湖应急处置已经实现从听天由命到科学可控。”杨启贵介绍,截至目前,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堰塞湖处置技术和经验,逐步形成一支专业齐全的技术团队,一系列重大堰塞湖成功处置也受到国际高度关注和认可,“我国专家受邀赴巴基斯坦为Attabad堰塞湖除险提供技术援助,分享中国先进的应急处置经验和技术,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了全球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艾红霞 通讯员郑雁林 杨泽亚)
与会专家认为,提高堰塞湖处置成效,还需要从理论、方法技术、装备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目前,国家正在全国布局应急救援基地,湖北也将在洪湖建设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处长周兴波介绍,现代化信息技术、监测设备和分析模型软件等,会让应急决策更加精准。
会上,院士、专家除了研讨如何全面提升堰塞湖的风险处置能力,同时也就堰塞湖综合利用展开“头脑风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宗亮介绍,堰塞湖也可在加固改造后作为大坝利用,红石岩堰塞湖险情解除后,技术专家创新性提出“变废为宝、减灾兴利”的综合治理理念,将堰塞湖改造成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成为世界首座堰塞湖“应急抢险-后续处置-整治利用”一体化处置的水利枢纽工程。
论坛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办,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等单位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