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华文化,首先想到的是诗词歌赋、文字书籍、文物古迹等。坐的凳子、吃饭的碗筷、休息的床等等这些在我们身边日常随处可见的器物也是中华文明中新的的组成部分。就例如吃饭时候一定会使用到的筷子,买东西来确定重量的秤,坐下来休息的凳子,排水用的下水道,喝水喝酒用的碗和钵,这都是老祖宗在生活需要中不断积累的智慧。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器物,也会发现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关资料图)

筷子是我们人日常生活中新的的工具之一,每天都要吃饭,每天就离不开筷子。虽然现在市场上更多见到的是电子秤,但是如果走到农村集市,依然能看到很多一根杆一个秤砣的传统老秤的存在。古人将筷子的长度设定在七寸六分,而秤也不像现在一斤等于十两,而是一斤为十六两。这是为什么呢?

吃饭离不开的筷子

筷子作为我们人日常生活中最离不开的物品,通常只被认为是一个普通的工具。然而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记录于文字中是在《韩非子·喻老》,其中叙述道:“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这里的箸就指的是筷子。商朝著名的暴君纣王有一双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其叔父箕子在知道后感到一阵着急,他认为这是亡国的预兆。

箕子认为,纣王现在只是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但这也是他贪婪、暴戾、贪图享乐的表现。现在只是象牙筷子,之后可能会想要用玉石雕刻成的酒杯,由此为开端想要更多稀世珍宝。沉迷于这些稀奇东西,势必会对纣王处理国事产生严重影响。后来果然如箕子预判的那样,商朝在纣王手里被覆灭。而那双筷子在很长时间里被各个君主作为提醒自己不能走纣王老路的信物被收藏。

在古代,筷子称作“箸”,在先秦有另外一个名字“梜”。《礼记》中记述“羹之有菜者用梜”,即通过筷子夹起汤羹中的菜。最终更改为“筷子”这一名称是在明朝。江南多河流,交通以船为主要工具,而行船最忌讳的就是“住”。所以行船的人在说话中都会有一避免所有“zhu”这个发音的文字,为了吉利,就把吃饭的工具由“箸”改为了“快”,同样是赖以生存的工具,行船的人当然更希望船能快一些。筷子多以竹子为原料制成,因此在流传书写中就逐渐改为了如今的“筷”。

如今很多地区的方言例如闽南语,仍然称为“箸”,保留着最古老的叫法。受汉语影响最大的日语中,现在仍然把筷子的写法写作“箸”。在我国考古工作中,在江苏省江苏省龙虬庄遗址发掘现场出土了一双骨箸,这是目前的文物发掘中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模样的器物。龙虬庄遗址的时间是新石器时代,这也就表明,在距今7000-5000年的时候先祖已经利用工具进食。而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掘出的铜筷子,则是表明在很早的时候,我们人已经正式制作并且使用筷子作为进食工具了。

筷子在设计上十分的讲究,有着其标准。筷子外形为一头方、一头圆,一头粗、一头细,这代表着古人对自然的认知,“天圆地方”。并且古人追求天人合一,这也就是在正确的文学使用中筷子的量词是双,要称为“一双筷子”,而非“两根筷子”,一双合二为一,就如天人合一思想一样成为一体。

在筷子的使用方面,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握筷子方式,但是基本的手型是大体相同的,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筷子的上端,把无名指和小拇指放在筷子的下方,将中指夹在两根筷子中间。这其实代表了天、地、人,也代表了古人的核心思想理念,天地合一。

除了握筷方法,最为讲究的就是筷子的长度。如今的筷子各式各样,有长有段,还有小朋友的学习筷,还有做炸物时的加长的筷子。但是在古代,筷子的长度有着严格规定,也就是七寸六分,代表着“七情六欲”。孟子曰:“食色,性也。”,人生来就带着“食”的欲望,在“食”中包含了人复杂又丰富的情感。常说吃饱了、吃好了就会有满足感,能够使心情愉悦,也会对美食产生感情,这也就是“情欲”。

而筷子是我们人进食最新的的工具,承担着将美食送进嘴里的新的工具角色,也是满足人本性的新的工具。“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生产能力较为低下,食物种类并不丰富,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并没有太多娱乐问题活动的情况下,研究怎么吃饱、研究这么吃好成了最新的的事情。那么筷子作为制作和品尝美食的新的工具也就被赋予了新的的意义,也就是“七情六欲”的一个代表,所以筷子的长度就规定为了“七寸六分”。

度量衡的统一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就开始用一个具体的参照物或者标准物来确定物体的长短、大小、深浅、轻重等,这就是最早的度量衡。过去很多裁缝会说这块布有两揸长,这里的“揸”指的是将大拇指和小拇指尽力张开的距离,这种测算长度的方式就是原始社会就有的度量方式。到了周朝,度量单位出现标准的“尺、寸、丈”,采用十进制,这就是“度量衡”中的“度”的最早正式表现。

“衡”表示重量,同“度”一样,最早的“衡”也出现于原始社会,最常出现的就是用“斗、斛、钟”等手边随处可见的器具来作为标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度量衡标准,各国标准差异巨大。秦国为了自己国内的税收、工商业交易等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在商鞅变法中一个新的的内容就是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全国统一实行。

到了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地方之后,原来各诸侯国的度量衡标准大不相同,因此就造成了商人在进行工商业交易的时候因为度量衡的不统一而出现巨大分歧,也会因为度量衡的不同意而造成税收量的千差万别,就更需要统一的度量衡标准来规范全国的税收。因此,秦始皇就命令丞相李斯进行度量衡的统一工作。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一次对度量衡的统一。

秤为什么是“半斤八两”?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常见的成语,半斤八两,形容两个人能力基本一致,分不出个高低。这就有人会问,半斤不是五两吗?那与八两有着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会表示两个人能力基本一致呢?这其实就是古代的一斤非现在的一斤。古代在重量的衡量上将一斤设定为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

为什么要将一斤设定为十六两呢?关于此也是有多种说法。第一个说法跟古人的民俗有关。古代在科学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很多自然现象、气象预测、时间计算等都通过星象来判断。古人坚持顺应天象,认为一切都有迹可循,不顺应天象会遭报应的。而在古代天象观测中也主要是以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为主,加上包含人们希冀的福禄寿三星,一共十六星,传言这就是一斤十六两的由来。

商品交易中,重量是最新的的数据单位,重量的差别可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做生意的人最看重的就是足斤足重。而将一斤定为十六两,也包含着古人的社会风俗和信仰,那就是每一两都代表着一个星,缺斤短两意味着自己的命中少了一颗星,也就少了一份福气,自己的生意也就会一蹶不振。

在现在看来会觉得这种说法荒唐可笑,但是在以天为最大的古代,这些是十分新的的思想,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这个说法的可信性需要怀疑,但是既然有这种说法流传至今,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殊表现。

而另外一种方法则更为可信,也更为科学一些。《说文解字》中对斤两有一个解释:“两,平分也”。因此,古代在确定重量时,天平也好,秤杆也好,都是需要一个固定的东西作为测量标准物,也就是砝码或者秤砣。以天平为例,如果是十两为一斤,那么在将物品分为相同重量时一分为二是五两,再一分为二就为二两五了,这在古代想要制作半两的砝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果使用十六两制,则更方便与将一斤物品分为相同的重量。这种说法放在现在来看也是有很高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写在最后

在历史上的四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持续不断、延续至今的,我们是四大古国中仅有的一个没有出现历史断层的地方。虽然朝代更迭不断,也历经无数次战火,但是中华文明在一次次磨难中仍然不断被记录,被传承。也在这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深刻学问的物品,其中也蕴含了十分丰富的中华文化。而筷子与度量衡就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小小的但又经典的代表。中华文化灿烂悠久,每一个流传至今的物件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当今更需要不断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将中华文明不断延续。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上一篇:流星网络电视-世界即时看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